「大愛獎」得獎人介紹(3) | 得獎人姓名:耿立予女士

得獎人姓名:耿立予(母)

年齡:64

居住地:新北市

身障子弟姓名:鍾華瑩(女)

障別:第一類亞斯伯格症輕度

年齡:34

身障子弟姓名:鍾華瑄(女)

障別:第一類自閉症輕度

年齡:26

 

風雨會過,悲傷也會過

 

「有時,我並不真的覺得自己是在陪伴她們,只能說我在看顧、守候,還有等待。」傑出尊長當選人耿立予,一雙女兒皆是身心障礙者,長女鍾華瑩是亞斯伯格症、次女鍾華瑄則是自閉症。她直言,其中的辛苦勞累自不待言,但欣喜愉快亦所在多有,「重要的是平平安安地度過風風雨雨,初始的惶惑焦慮也漸漸平息,感受到一種平凡的幸福。」

 

華瑄在14歲確診自閉症時,耿立予感覺有如五雷轟頂,兩年後經過篩檢,才知道當時26歲的姐姐華瑩,其實一直是亞斯伯格症患者。「當醫生宣布這個訊息,我沒哭,反而笑了,因為終於知道,為什麼華瑩從小就這麼難教。」她說以前自己總以為女兒長期的冷漠,是刻意跟母親唱反調,玻璃心的自己感覺很受傷,知道女兒是因病症使然,積壓的委屈終於得以釋放。

 

而華瑄因為自閉症,腦筋不會「轉彎」,不懂他人的「暗示」,讓她常和外界產生衝突,甚至遭人指責家教不好,但其實是一個擁有美術天賦的特別孩子,擁有一個豐富熱鬧的世界,裡面卻只有她自己。耿立予指出,「這個世界,是我無從想像、無法碰觸,但也是孩子感覺最安全最自在的堡壘」,因此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常常去「敲敲門」,讓孩子回神一下,知道她的世界不是僅僅存在於她的腦海裡。

 

教養學習能力緩慢的孩子,耿女士竭盡所能的提前做規畫,觀察女兒的興趣,尋找任何有益於孩子學習的可能,並協助發展她的優勢能力,讓孩子能充分展現具備的潛力。「孩子有了好的成績,就有了自信,便可以走入人群,不再受困於病症當中。」2013年就讀於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的華瑄,獲得學校「築夢者計畫」的補助,前往美國路易斯維爾參加世界資優教育會議,克服對於語言、密閉空間及陌生環境的恐懼等種種障礙,成功向世人介紹自閉症兒童的優異創作。

 

 

在母親悉心引領下,更於2015年獲得青年署補助,前往丹麥參加「世界資優教育會議」,以創作的〈魚饗〉、〈思緒〉、〈遙遠的長度〉三幅作品,現場登台介紹;也以英詩作品「我所擁有的聲音」,榮獲美國鳳凰城舉辦「國際身心障礙作家英文詩創作競賽」第一名、藝術創作也獲得「國際身心障礙人士創作競賽」第二名;另外,還榮獲第55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的肯定。

 

為能及時回饋社會,耿女士將家中約二千本的童書、漫畫、繪本,捐給石碇國小,讓更多孩童能獲得閱讀的喜悅。過去即已長期參與中華民國自閉症總會舉辦的各項服務活動的她表示,未來會持續投入、積極參與宣導尊重自閉症患者的座談,她以華瑄說過的話:「走出來,被看見,這是一個自閉症最大的障礙,我努力了。」期許社會大眾,面對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不要先產生排拒的心理,無心之舉有時會造成他們更加退縮,而能轉換自己的心態、觀念、作法,更多的理解與包容,讓世界更友善。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